?療愈師:可以的,是你本人還是幫人咨詢?
林杰:我是幫我老婆問。
?療愈師:好的。那你的老婆有什么表現(xiàn)?以及孩子多大了?慢慢說。
林杰:嗯好,是這樣的,我兒子馬上7個月了,我老婆就是感覺她有點心情低落,然后總愛跟我說,自己又想出去放松放松,但又舍不得孩子,我就跟她說;“你這么糾結(jié)干啥,干脆利落點?!比缓笏湍I了。我也不懂她咋了。
說自從有了孩子后,我一切都變了,說每天帶娃啥的,我說過很多次,既然這樣,那我給我媽媽打電話嘛,過來和她住一起帶孩子,不就行了嗎?她又說,不想和我媽媽住一起。
?療愈師:她覺得你不理解她,或理解得不到位,那她想工作嗎?另外你們有沒有請保姆這些?
林杰:沒請保姆呢,一直都是她自己一個人帶娃,我每天還要工作跑業(yè)務,每天還比較晚才下班。而且這段時間她也不讓我碰孩子、抱孩子,說孩子是不是會分走了我的愛,我說為什么不能抱孩子,然后她就又開始情緒激動了。
療愈師:總是一個人帶孩子,時間長了,對心理素質(zhì)不好的人來說,容易出問題的。
林杰:我老婆說,自從有了孩子后,她就沒有自我了,還說我每天該上班就上班,公司該聚會就聚會。老師啊,難道我不能上班和參加公司的聚會嗎?
療愈師:老婆抱怨你的方面有哪些?你覺察一下。
林杰:說我不能感同身受,我實在是不能理解,難道有了孩子不是高興的事情嗎?我前段時間出差半個月,她說寶寶半夜哭鬧,好不容易哄睡,她就自己偷偷抹淚,寶寶醒了,她只能堅強的擦干眼淚,去哄寶寶。我也不懂為啥抹淚呢!
療愈師:有了孩子之后,她就沒有自由了,不能想怎樣就怎樣了,但你依然很自由,而你還不理解她,她感覺不平衡。
林杰:為什么沒有自由,我說了可以出去玩啊,我又沒有攔著她。她還依然說自己被束縛了。我對她又不差,周末雙休回來給她做菜,打掃衛(wèi)生啥的,手機壞了,又給她換了個新的蘋果手機,她到底想怎么樣
療愈師:孩子的吃喝拉撒這些都得她親力親為,她不能過像過去那樣沒有孩子的時候一樣了,而你依然像過去一樣。
林杰:那別人寶媽也沒抱怨呀!
療愈師:她的朋友多嗎?另外她的性格內(nèi)向還是外向?之前是做什么工作的?
林杰:我老婆沒啥朋友,比較內(nèi)向,之前淘寶客服。她怎么就沒自由了,一樣可以出去玩呀,我也沒有拿刀架她脖子上不讓出門
療愈師:她內(nèi)心積壓著很多東西,需要有人理解,需要向人傾訴,而你不是好的傾訴對象。
林杰:是因為我不能感同身受,所以不是傾訴對象嗎?別人寶媽也帶孩子呀!都照樣活靈活現(xiàn)的。
療愈師:對于內(nèi)心不強大的、精神生活不豐富的人來說,過著一成不變的、生活圈子太狹小的生活,時間長了,就會出問題的。
林杰:嗯呢,我就感覺,每天早上起床,她總說,又要帶娃了,又這些步驟了。想象生孩子之前也不是這樣呀,咋就變成這樣了!而且,我能怎么理解啊,我不用上班了嗎,離職在家嗎?
療愈師:她埋藏在潛意識深處的原生家庭產(chǎn)生的問題,在一成不變的枯燥的生活中,慢慢地就爆發(fā)出來了,需要深度心理療愈處理一下。
林杰:我有時候周末說出去玩,她說,出去哪里啊,現(xiàn)在出去玩,又帶孩子,還要帶孩子的用品,她總是說話很負能量。
療愈師:是的,她目前是充滿負能量的狀態(tài),這種狀態(tài)對孩子影響很不好的。
林杰:我說了可以把孩子放我父母家里帶,她又說不愿意,不放心,舍不得,自己帶又說心累。咋這么矛盾呢,真搞不懂。
療愈師:她心理年齡慢慢降低到孩子一樣了,希望你像父親一樣寵著她。
林杰:她不讓我碰孩子,我一抱孩子,她就發(fā)脾氣,就算沒發(fā)脾氣,她也會說,你跟以前不一樣了,現(xiàn)在抱孩子了,再也沒有二人世界了。
療愈師:她希望你理解她,寵著她,抱著她,像寵自己的女兒一樣,但她說不出口。
林杰:總說以前二人世界,出門牽著她的手,現(xiàn)在不一樣了,抱著孩子了。
療愈師:她情感上很自私,她害怕你愛孩子超過愛她。
林杰:那這種情況咋辦啊?
療愈師:帶她來,當面心理療愈。
林杰:是產(chǎn)后抑郁嗎
療愈師:可以帶著孩子一起來。不是產(chǎn)后抑郁,是夫妻問題。
林杰:我跟她說過,我說不會被孩子搶走我對你的愛,愛老婆和愛孩子的類型不一樣哦。
療愈師:她性格本身有一些問題。
林杰:什么性格?因為我們在一起8年,我比較慣著她,寵著她吧。
療愈師:她內(nèi)心深處安全感很差,與原生家庭有關。
林杰:對,她也總問我,愛誰多一些,我有時候?qū)嵲谑菬?,就讓她別一直問了。
療愈師:她心理年齡還沒有成熟到做一個母親的程度。你比她大多少?
林杰:大半歲。
療愈師:你比她成熟很多。
林杰:我們2014年讀大學認識的,同班同學?,F(xiàn)在我們都差不多27,28歲了,因為我們一直以來都是兩個人,你儂我儂的。
療愈師:她的問題一直埋藏在那里,只是有了孩子之后才爆發(fā)出來,她是一個心理還不太成熟的人。
林杰:嗯呢,我和孩子互動啥的,她就醋意很濃。我現(xiàn)在上樓抱孩子,還得把她牽著,我好累。
療愈師:人的痛苦是因為期望落空,需求得不到滿足,如果不切實際的期望肯定會落空,過度的需求肯定得不到滿足。
林杰:我不知道我該怎么說,我都說了,不會因為孩子,對她的愛產(chǎn)生變化,我一直都對她沒變過。
療愈師:建議及早調(diào)整,否則孩子幼小的心靈容易出現(xiàn)偏差甚至扭曲。
林杰:是啊,再過半年,寶寶一歲了。
療愈師:你直接跟她講道理,是講不通的。
林杰:是啊,而且等孩子越來越大了,也就慢慢會懂很多東西了。
療愈師:對待情緒需要真誠,情緒還需要表達,在表達的過程中,實現(xiàn)“蒸發(fā)”和“宣泄”的效果。有些情緒沒有有效表達,最終轉(zhuǎn)換成不良認知,然后導致心理疾病。
能量流動是否暢通是人類健康的指標,能量流動越暢通,人就越健康,能量游塞、凍結(jié)或受阻,人就會生病。
療愈師:不讓父親充分地愛孩子,長期這樣會出大問題的。
林杰:嗯呢,我是聽說,男孩更應該需要爸爸帶,會更勇敢什么的。
療愈師:是的,男孩要以爸爸為榜樣的。
林杰:但是一抱孩子,我老婆就醋意很濃,莫名其妙發(fā)脾氣。
療愈師:所以需要療愈。
林杰:是心理疾病嘛?
療愈師:是的,性格缺陷。
林杰:兒子有時候要我抱,她也吃醋,說自己付出那么多,兒子居然找我。
療愈師:是在跟兒子爭寵,這種情況不能長期如此。
林杰:如果生的女兒,我老婆爭寵,我倒還能理解。
療愈師:是啊,所以說她的性格缺陷比較重。你們夫妻兩人都需要調(diào)整,一個巴掌拍不響。
]]>
真的是聽君一席話,勝讀十年書啊
求助者(20歲女大學生):我覺得最近好慌啊。 療愈師:擔憂什么? 求助者:我覺得我總是很喜歡跟人比,覺得不踏實,覺得這個學期其實比上個學期做得好些了。可是看到別人,感覺好像什么也沒有做,覺得心慌慌。 療愈師:重要的是跟別人比社交能力,比心態(tài),比知識面和特長,比心理承受能力。 求助者:我看到一句話,說傾訴欲強的人都是不成熟的表現(xiàn)。嗯嗯。 療愈師:不一定。 求助者:我感覺好像不知道要怎么生活?不知道如何去做?面對很多事情,好像好慌,其實每個人都有很多煩惱,是不是?每個人也有很多的經(jīng)歷,也有很多的苦楚。 療愈師:是的,制定計劃,按計劃來做。 求助者:為什么感覺我好像不知道怎么去生活?很好奇每個人的生活方式,我也很好奇為什么別人能做到的為什么我做不到? 療愈師:你的快樂主要不是來自內(nèi)心,而是來自外在的評價吧? 求助者:那什么樣的快樂才算來自內(nèi)心呢? 療愈師:按照自己的心愿做自己喜歡的事情,不在乎別人怎么看。 求助者:重點是找不到喜歡的事啊。 療愈師: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才會快樂。 求助者:快樂真的那么重要么?其實人的一生都是快樂的么? 療愈師:是的。 求助者:其實是我過多的看重這些,其實痛苦、憂傷、苦惱才是人生的常態(tài)。 療愈師:不管做什么事情,是自己喜歡的,是快樂的,才是首先考慮的。 求助者:感覺有點理想主義,就像那時候我的想法一樣,只能找到大的方向,卻還是茫然不知所措。如果真的解決了對生命熱愛,有自己的興趣,我想我就痊愈了。 療愈師:本來就是這樣的。 求助者:可是我好像找不到我自己喜歡做什么,只知道應該做什么。 療愈師:你不是用心來生活,怎么會快樂呢? 求助者:好像太多年的“因為”、“應該”做什么,而丟失了自己喜歡做什么。 療愈師:這叫迷失自我。 求助者:突然想起前天的一句話,有太多的如何如何成為什么樣的人,卻忘了應該做的其實是做好自己,可是如何找回呢? 療愈師:覺察自己的心的感覺。 求助者:就好像現(xiàn)在的自己活著感覺,因為你20歲了,所以你要成熟。因為家境貧窮,所以你應該懂事體貼媽媽。因為不想被社會淘汰,所以你應該努力讀書,因為太多的太多,所以我知道了我應該做什么,卻忘記了我想做什么,我喜歡做什么,而整個人生變成了應該的人生。 療愈師:這就是不快樂的原因。 求助者:我原來還奇怪著如何才算丟失自己呢。 療愈師:你多跟別人交流,看別人是怎么活的? 求助者:那您是怎么活的呢?像您這樣的人應該過得更好,更幸福吧? 療愈師: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,盡量做到最好。 求助者:嗯嗯,好,謝謝!還有一個問題。怎么樣的生活算是帶著心生活呢? 療愈師:做一件事情時,如果感覺愉快,就是心喜歡的,如果感覺抵觸,就是心不喜歡的。 求助者:好,可是人生總有困苦,不是么?怎么可能都快樂呢? 不是有古話說,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,如果把快樂看得太重反而會過得很累吧? 療愈師:短時間痛苦大于快樂,可以,但不能長時間痛苦大于快樂的。 求助者:嗯額,我知道了,謝謝?聽君一席話,勝讀十年書。我一直希望著自己去讀很多很多書,就能解決生活的難題,就知道人生該怎么走,可是好久好久,都沒有找到對的生活方式。 療愈師:真理都是很簡單的。 求助者:嗯嗯,謝謝你! ?自知方能自明,自明才不會失敗,認識自己是成就自己的基礎,如果你不自知自己是鳥,而去學潛水,那么無論你怎么努力都難有收獲,如果你不自知自己是魚,而去學飛翔,那么無論你付出多少,也不會有什么成果。 認識自我,接納自我,是一個人最重要的處世態(tài)度。當你能深切地認識自己時,你對他人和社會的認識就會更加深刻。 人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,你戰(zhàn)勝了自己,就戰(zhàn)勝了一切。 ]]>高三一整年,因為高考壓力,我經(jīng)常是一個晚上只能睡一個小時兩個小時,一直不停地背書,我怕我會忘記。有段時間還讓朋友從國外帶了安眠藥,因為睡眠不足,我覺得自己很累。
后來高考填寫志愿,我和媽媽鬧得很不開心,經(jīng)常有各種吵架。結(jié)果還是選了現(xiàn)在這個專業(yè),我并不喜歡,我覺得以后我肯定不會去做一個記者編輯。直到昨天我還因為這件事和媽媽鬧了情緒,我覺得我自己做錯了決定,但是也因為這樣導致現(xiàn)在很迷茫。
療愈師:如果可以重來,你會怎樣選擇?
求助者:我覺得我妹妹讀中專學畫畫都比我有前途,至少她知道以后就是做一個教畫畫的老師,至少有特長,我肯定想去播音主持專業(yè)。
療愈師:目前是什么專業(yè)?
求助者:編輯出版,后來覺得爭論沒有作用,因為畢竟做這個決定的是我,填志愿的是我,不能怪我家人。
療愈師:你當時填這個志愿是怎么想的?
求助者:有一陣子我覺得我死了會不會除了家人沒人記得我?我媽媽說隨我,可是我最喜歡的專業(yè)已經(jīng)不能報了,已經(jīng)結(jié)束了高考,然后我只能從可以報的學校里挑選,其實我都不記得我怎么想的,這個志愿真的填得沒有一刻是開心的。
療愈師:如果沒有媽媽的干預你會選擇做主持的專業(yè),是嗎?
求助者:對。
療愈師:對媽媽有怨氣嗎?
求助者:其實剛開始媽媽沒有反對,因為舅舅一句話才這樣,而且還叫了很多朋友來給我做思想工作。因為媽媽很愛我,我不能也不會怪。
療愈師:怨他們還是自責?
求助者:我覺得怪我沒有堅持,那時候我早一點說或者更堅持就好了。
療愈師:但你當時也不可能什么都懂呀?
求助者:有怨氣也可能那一陣子有,現(xiàn)在沒有了,我覺得就怪我,自己沒有做好決定。
療愈師:允許自己不完美吧。
求助者:我不允許,我覺得因為走錯一步,我就都錯了,哪里都錯了。
療愈師:人生之路是彎曲的,不會總是直路的,這是很正常的事情。
求助者:我明明一向都很優(yōu)秀,我可以努力讀書,可以做好工作,可是因為一個決定,我覺得都錯了。
療愈師:如果真的喜歡那個專業(yè),還可以從頭再來。
求助者:不可能了,大學都讀了兩年了。
療愈師:不同的路有不同的風景,那條路也不一定好走的。
求助者:我會覺得心甘情愿,長得好看又怎樣。
療愈師:想辦法找到心理平衡。
求助者:或許我注定錯的,活著也是累,我簡直有病,都是錯的。
療愈師:過去發(fā)生的事情是注定的,認過去的命,不認未來的命,人要學會變通。
真的是聽君一席話,勝讀十年書啊
求助者(20歲女大學生):我覺得最近好慌啊。
療愈師:擔憂什么?
求助者:我覺得我總是很喜歡跟人比,覺得不踏實,覺得這個學期其實比上個學期做得好些了??墒强吹絼e人,感覺好像什么也沒有做,覺得心慌慌。
療愈師:重要的是跟別人比社交能力,比心態(tài),比知識面和特長,比心理承受能力。
求助者:我看到一句話,說傾訴欲強的人都是不成熟的表現(xiàn)。嗯嗯。
療愈師:不一定。
求助者:我感覺好像不知道要怎么生活?不知道如何去做?面對很多事情,好像好慌,其實每個人都有很多煩惱,是不是?每個人也有很多的經(jīng)歷,也有很多的苦楚。
療愈師:是的,制定計劃,按計劃來做。
求助者:為什么感覺我好像不知道怎么去生活?很好奇每個人的生活方式,我也很好奇為什么別人能做到的為什么我做不到?
療愈師:你的快樂主要不是來自內(nèi)心,而是來自外在的評價吧?
求助者:那什么樣的快樂才算來自內(nèi)心呢?
療愈師:按照自己的心愿做自己喜歡的事情,不在乎別人怎么看。
求助者:重點是找不到喜歡的事啊。
療愈師: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才會快樂。
求助者:快樂真的那么重要么?其實人的一生都是快樂的么?
療愈師:是的。
求助者:其實是我過多的看重這些,其實痛苦、憂傷、苦惱才是人生的常態(tài)。
療愈師:不管做什么事情,是自己喜歡的,是快樂的,才是首先考慮的。
求助者:感覺有點理想主義,就像那時候我的想法一樣,只能找到大的方向,卻還是茫然不知所措。如果真的解決了對生命熱愛,有自己的興趣,我想我就痊愈了。
療愈師:本來就是這樣的。
求助者:可是我好像找不到我自己喜歡做什么,只知道應該做什么。
療愈師:你不是用心來生活,怎么會快樂呢?
求助者:好像太多年的“因為”、“應該”做什么,而丟失了自己喜歡做什么。
療愈師:這叫迷失自我。
求助者:突然想起前天的一句話,有太多的如何如何成為什么樣的人,卻忘了應該做的其實是做好自己,可是如何找回呢?
療愈師:覺察自己的心的感覺。
求助者:就好像現(xiàn)在的自己活著感覺,因為你20歲了,所以你要成熟。因為家境貧窮,所以你應該懂事體貼媽媽。因為不想被社會淘汰,所以你應該努力讀書,因為太多的太多,所以我知道了我應該做什么,卻忘記了我想做什么,我喜歡做什么,而整個人生變成了應該的人生。
療愈師:這就是不快樂的原因。
求助者:我原來還奇怪著如何才算丟失自己呢。
療愈師:你多跟別人交流,看別人是怎么活的?
求助者:那您是怎么活的呢?像您這樣的人應該過得更好,更幸福吧?
療愈師: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,盡量做到最好。
求助者:嗯嗯,好,謝謝!還有一個問題。怎么樣的生活算是帶著心生活呢?
療愈師:做一件事情時,如果感覺愉快,就是心喜歡的,如果感覺抵觸,就是心不喜歡的。
求助者:好,可是人生總有困苦,不是么?怎么可能都快樂呢?
不是有古話說,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,如果把快樂看得太重反而會過得很累吧?
療愈師:短時間痛苦大于快樂,可以,但不能長時間痛苦大于快樂的。
求助者:嗯額,我知道了,謝謝?聽君一席話,勝讀十年書。我一直希望著自己去讀很多很多書,就能解決生活的難題,就知道人生該怎么走,可是好久好久,都沒有找到對的生活方式。
療愈師:真理都是很簡單的。
求助者:嗯嗯,謝謝你!
?自知方能自明,自明才不會失敗,認識自己是成就自己的基礎,如果你不自知自己是鳥,而去學潛水,那么無論你怎么努力都難有收獲,如果你不自知自己是魚,而去學飛翔,那么無論你付出多少,也不會有什么成果。
認識自我,接納自我,是一個人最重要的處世態(tài)度。當你能深切地認識自己時,你對他人和社會的認識就會更加深刻。
人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,你戰(zhàn)勝了自己,就戰(zhàn)勝了一切。
]]>
]]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