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沈陽中山公園動物園猴籠里,發(fā)生了一件讓人看著很辛酸的事情,剛出生的一只小猴被猴王殘忍地掐死了。
傷心欲絕的猴媽媽每天抱著死亡的小猴不離不棄,一直抱了十天,直到小猴瘦弱發(fā)黑的身體像爛泥一樣地往下掉落,發(fā)出惡臭的氣味,猴媽媽還是不忍放手,目光呆滯地抱在懷里,時不時舔舔小猴的頭,輕輕撫摸著小猴身上的毛,讓人看著無不為之動容。
整個猴籠里都彌漫著悲傷的氣息,猴子們輕手輕腳的,不敢發(fā)出大的聲音,時不時地偷眼看看猴王和紅屁股的母猴,觀察它們有什么反應(yīng)。
可憐的小猴出生的日子也就是它離世的日子。那么猴王為什么要下此毒手呢?因為惱羞成怒,因為它的權(quán)威受到挑戰(zhàn)。
原來惹禍的猴王統(tǒng)領(lǐng)著一群母猴,但三年多的時間里,居然沒有一只小猴出生,分析可能是猴王沒有生育能力,于是飼養(yǎng)員物色了一只公猴放進猴群里,不久就有兩只母猴懷孕了。
小猴出生的那天,中山動物園的園長欣喜若狂,因為整整三年了,猴園里沒有一個母猴生仔,真是猴丁不旺??!
小猴是在凌晨3時許降生的,飼養(yǎng)員的高興勁還沒消,兩個小時后,就傳來猴子的打架聲。猴王發(fā)瘋地從母猴懷里搶過剛剛出生的小猴,殘忍地將其掐死。飼養(yǎng)員奮不顧身地從猴王手中搶過小猴時,小猴已停止了呼吸。母猴臉上身上傷痕累累。
飼養(yǎng)員搶回小猴的尸體后,母猴把小猴抱著,緊緊地抱著不肯松手,雖然小猴的身體一動不動,毫無知覺,但母猴就是不離不異,無論走到哪里就抱到哪里,讓人非常感動。飼養(yǎng)員幾次想把小猴的尸體搶下來,但每次都無功而返。幾天時間里,母猴明顯地消瘦憔悴蒼老了。
猴王可能認(rèn)為母猴是它的妻妾,它不能容忍自己的老婆與別猴偷情生子,對它來說那是天大的恥辱,它要掐死這個野種來捍衛(wèi)它的尊嚴(yán)。猴子的情感世界跟人一樣,同樣有悲歡離合、鼓怒哀樂、酸甜苦辣與愛恨情仇。
只要是有生命的物種,跟人類一樣都有情!
我們?nèi)耸且环N感覺的動物,只要兩個人感覺好了,凡事都好商量,感覺不好,什么事都不愿意跟你談。溝通的目的并不在于讓對方按照你的意思去行事,溝通的目的在于互相之間的感覺良好。任何一個人都可以去排斥、抗拒別人告訴他的東西,而大多數(shù)人不會抗拒自己所講出來的話。如果你有本事,能讓對方心甘情愿地講出你所希望的內(nèi)容,那么他就容易接受。
如果一個人不停地“演戲”,他的真情實感得不到機會表現(xiàn),時間久了心理必受損傷。林黛玉極少“演戲”,結(jié)果不受寵愛。薛寶釵善于“演戲”,但是傷了自己的感情。我們有時候“演戲”,并不是為了蒙蔽別人,只是角色的要切。在應(yīng)該“演戲”的時候,扮演好自己的角色;在環(huán)境允許的時候,卸掉妝容,露出自己的真性情。就算在“演戲”的時候,心里也要時時刻刻清楚自己在做什么。
對一個中國人來說,生命多寶貴,面子就有多寶貴。你給足他面子,他就會給足你一切!可如果你傷了他的面子和尊嚴(yán),他就會對你恨之入骨,徹底把你推向他的對立面。不要用情緒化的方式批評別人,尤其注意就事論事,避免批評別人的人格、興趣與家庭教養(yǎng)。批評時若能提出解決方案,就更有建設(shè)性,同時不忘肯定別人的長處。如果批評時能采用幽默的語言,效果往往會更佳。對于那些無傷大礙的小錯誤,應(yīng)該大度的給對方一個調(diào)整糾正的空間,必要時甚至可以幫對方遮掩一下。
你散發(fā)出怎樣的信息,你就會得到怎樣的回報。當(dāng)你不喜歡別人時,別人也可能不會接納你,因為你所發(fā)出的不友善的信息,別人會感受得到。當(dāng)你帶著有色眼鏡去看待周圍的人或事物時,你所看到的人或事物都將是有色的。當(dāng)你帶著敵意去看待他人時,你所看到的都將是壞人。你的態(tài)度、看法和評價,也就是你的心決定了你所看到的結(jié)果。你的心決定了你是誰和如何。一句話,你的心就是你自己。如果心不正,看人的角度就有問題。
另外,對人的好維持在一定限度是有必要的,不要以為自己全心全意付出就會得到相應(yīng)的回報,因為對方如果一味接受你的付出,卻感到無法回報或沒有機會回報的話,他就會背上沉重的心理負(fù)擔(dān),從而可能選擇逃避。如果逃避不了他就會把你的付出看得毫無價值,以便讓自己沒有心理負(fù)擔(dān)。一些人喜歡用哭鬧或發(fā)脾氣的方式來進行“心里勒索”,不要被這樣的人利用。他企圖奴役你,讓你按照他的要求行事。對這樣的人要客氣,但更要堅定立場,決不屈從。不要去滿足他自私的占有欲,姑息縱容對雙方都是有害的。
在職場中,如果你有翹尾巴的嫌疑,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了:
第一、態(tài)度上要端正。要認(rèn)清形勢,無論你的上司多么無能,他就是上司,你就是下屬,你不能改變就必須面對。
第二、行動上要低調(diào)。將心比心,你也不希望下屬的鋒芒蓋過你吧?所以,不論在公共場合或私底下,都要給足上司面子。
第三、千萬不要越級匯報或邀功。
(凡是做得太過、力量用到極點,風(fēng)頭蓋過上司,就沒有回旋的余地,就無法保護自己。)
在人際將往中,切忌只知伸不知曲;只知進不知退;只知自我表現(xiàn),不知韜光養(yǎng)晦。當(dāng)智則智,當(dāng)愚則愚。必要時,甚至裝一裝“低能兒”,做一做“糊涂人”,都是明智之舉。在道路狹窄時,要留一步讓別人能走;在享受美餐時,要分一些給別人吃。
(如果利潤10%是合理的,本來你可以拿到11%,但還是拿9%為上策,因為只有這樣才會有后續(xù)的生意源源而來。)